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训教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训教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一个驻村工作队队员的生活是怎样的?
我也来说几句,15年开始,我任镇脱贫办主任,负责全镇脱贫攻坚工作,16年又在一个贫困村当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因为是本乡镇的贫困村,所以镇上脱贫工作和村上的工作一起协调着做!一直到18年6月,我卸任村第一书记和脱贫办主任,相应省委组织部号召,到了凉山州昭觉县担任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个,条件艰苦,无法洗澡,最长一次是19天没洗澡,买菜必须到50公里外的县城,自己做饭,偶尔停电,但是停电基本上就是一天两天的停,信号不太好!第二,当地派的驻村工作队员长期不在岗,开始两年大部分的工作是我和第一书记两人做,今年村脱贫,加强了两个省派干部过来帮忙。三,工作量大,反复做同样的工作,文山会海较多,当地的帮扶责任人几乎不来,由他们本人负责的帮扶手册和台账基本上是我们填写并代签字。四,回家太远,开车要10个小时,如果坐汽车转火车再动车,前后要17个小时才能到家。
我这里单位派不出队员,乡镇配了一个,不脱勾,基本不能指望,能来次村里面就不错。很孤独。日常工作,填不完的表,传导不完的压力,接受不完的检查,整改不完有名堂没名堂甚至稀奇古怪颠三倒四的问题,取消不完的“双休日休息”加不完的班,单位理解不了的“这么忙”。感觉扶贫搞了这么久,很多单位,很多乡镇,很多人都是以应付的态度在扶贫,所以没有检查督导推不动了工作,但是太多的检查督导把大家搞得很疲劳麻木,只能疲于应付,不良循环。平时了解到贫困户的需求和需要落实的帮扶政策,只能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到检查摸排问题查漏补缺提出,顺势而为,解决一些问题,自觉问心无愧。但是也有一些贫困户不是很困难,一些贫困户等靠要,你也要耐着性子做工作,你也要违心的去落实他挨到边的政策,也会对他们发火,年纪大了,不在乎前途,敢于说出不同意见,甚至有点率性而为,当然自己吃了亏,被约谈。工作不算做的好,但无愧这份工资,这份责任。问我到期还愿意留下来吗,不愿,压力太大,愧对家人。
我是一名普通的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快两年了。驻村工作我觉得还好,一是专业驻村,工作单一;二是吃住在村,免受车马劳顿之累;三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得到全方位磨炼。
驻村两年来,与战友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相互理解关心,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与老百姓朝夕相处,天天下组入户,向他们学到了很多;工作之余读一读农村书屋的书,写一写美篇,不足之处是照顾不到家庭老小。
(一)村组干部篇
驻村工作已五年,目睹干部人不闲,
各种检查频繁来,每样工作必干完,
万事都冲基层来,涉及各户工作繁,
印证资料要做全,待遇低得还可怜,
基层干部不平凡,任劳任怨无怨言。
(二)驻村队员工作篇
驻村工作也很忙,没有节***很正常,
昼夜加班不商量,迎检备查是经常,
驻村考勤再加强,日志每天要记详,
陕西驻村两年,深有感触,下来之前各种承诺,各种后勤说会保障好,刚下来的时候吃泡面多过吃饭,村内没有食堂,只有三个小卖部。说有下乡补贴,但资料早就上报,至今没见过补贴,提拔我也没想过,毕竟是退伍回来的工勤。驻村要和村上搞好工作,不然很多事情你根本摸不透,这家是哪家的亲戚,哪家是这家的亲戚,这家人以前因为村上义务修路摔断了腿要多照顾,哪家因为打了井要多照顾。但就到现在来说我驻村的地方已经没有送人情的干部了,基本都是实事求是的做。
驻村期间结婚,生小孩,到现在小孩9个月,很少回家,没有年休,没有周末,24小时待岗,昨天晚上还因为这事吵了一架,家里没人带孩子了,因为我家里还有个哥,他小孩还比我小孩小两岁,又是农忙时期了。我想请个保姆,但工资不允许,我和妻子两个人都是单位工作,加起来才6000多一点,保姆一个月就要2500多,还有车贷2300多,孩子一个月奶粉还要1000多,生活开销要1000左右,如果请保姆,那真的就过不下去了。这现在成了我最头疼的事情,我还听说有驻村的刚结婚,因为长期不在家里,结了不到5个月,媳妇离婚了,还有到单位闹的,都已经见识过了。
综上所述,驻村工作只能让革命信念坚定,思想觉悟高,奉献精神强的人去做,但这种人基本没有,所以驻村队员都是单位硬派。如果你能拒绝,千万别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训教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训教案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