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哪个更好?
- 为什么要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在本地区有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可在外地区申请合作社吗?
- 家庭农场可以升级合作社吗?
- 农村人养牛20头、狗20只、猪100头,是自己搞家庭农场好,还是与别人搞合作社好?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哪个更好?
家庭农场:这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概念,主要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土地有一定的规模要求,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生产组织。这是家庭农场的基本特征,简单点说,家庭农场就是有一定土地规模的农场主,平时自己经营,农忙时节可以临时雇一些人来帮忙。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是2006年立法规范的互助性经济组织。主要是指具有相同生产和服务需要的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它是众多农户和家庭农场联合在一起的组织,家庭农场可以成为合作社的成员。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农资、技术、农机、销售等服务。
为什么要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突出抓好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两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不断提高农业经营效率。”***总书记这一高瞻远瞩的讲话,指明了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我国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完善的方向。《建议》进一步提出,要“加快培育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在农村确立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并将此作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4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把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为“三农”政策的基石,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性地位,先后两次延长土地承包期,开展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明确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和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实践充分证明,双层经营体制有效契合我国国情和农业生产特点,把农民利益同国家、集体利益较好地结合起来,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必须长期坚持
在本地区有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可在外地区申请合作社吗?
当然是可以的啊,只要你找到当地的种植户大家联合起来就行了。如果只有你一家就不能办理。如果你的面积够大就没有必要去搞合作社了,直接搞一个家庭农场就行了。因为家庭农场的补贴力度比合作社的补贴力度要大。
家庭农场可以升级合作社吗?
家庭农场和合作社都属于农村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如果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开办合作社。
家庭农场主要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经营土地有一定的规模要求,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生产组织。也就是说,家庭农场就是有一定土地规模的农场主,平时自己经营,农忙时节可以临时雇一些人来帮忙。
而合作社主要是指具有相同生产和服务需要的农民,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经营组织。它是众多农户和家庭农场联合在一起的组织。合作社为成员提供农资、技术、农机、销售等服务。
家庭农场可成为合作社的成员,也可以联合其他5户以上农户成立合作社。不过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可以的。先说说差别。
家庭农场主要特征:
1、家庭(成员)为主要投资经营者,投资比较少;
2、适度规模土地,面积一般在50亩以上;
3、以农业种植、养殖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
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年限3年以上。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特征:
1、至少要有五名以上农户发起成立,农民成员至少占成员总数的80%以上,成员没有上限,可以跨地区发展社员;
2、对土地规模没有要求,但要有营业场所和注册资金;
3、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实行民主管理;
可以的
1、“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模式
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与合作社签订契约,合作社按照契约规定的品种、数量、质量组织家庭农场生产。农产品成熟后由合作社验级、收购,而后由公司进行加工和销售。家庭农场以合作社为依托,与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一方面增强了家庭农场与公司的谈判地位,有效约束公司的机会主义行为,保障家庭农场农产品的销路;另一方面,通过合作社的生产监督和集中收购,确保公司对加工原料质量和数量的需求。
例如,浙江省海盐县的20家家庭农场联合组建的万好蔬菜合作社,在产前与当地的食品公司签订蔬菜[_a***_]合同,在产中由合作社提供技术、管理、培训在内的专业化服务,在产后由公司以保护价收购农产品。全县以“订单农业”形式开展生产的占家庭农场总数的67%,其中52%的订单通过合作社获得。
2、“家庭农场+合作社+超市”模式
家庭农场负责生产环节,合作社统一品牌和标准化生产服务,建立农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机制,保证超市稳定的货源供应。这种模式将订单农业与现代经营业态有机结合起来,缩短了农产品***供周期,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和物流成本,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安全,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适宜规模化和标准化农业经营,适合蔬菜、水果等高收益性的农产品。
例如,山东省青州市的21家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合作社与17家连锁超市签约,常年向超市供应高档箱装礼品菜,涉及20多个蔬果品种,农民获得了种植高端品牌蔬菜的高额效益。
这个问题,我们要先了解家庭农场同农业合作社的区别。
家庭农场是以家庭为单位,主要生产成员为本家庭内部人员。相对于一般农户来讲,种植面积更大,养殖具有规模化,实行集药化管理。
家庭农场在2008年才提出来,2013年一号文件正式支持和鼓励有实力,有能力的家庭扩大承包面积,实行规模化的种养植管理。
而农业合作社,要求由5个家庭的5个成员代表组成。要求有《合作社企业法人营业执照》,要求有注册资金不低于一万元。60%以上雇用人员为农村农民。其有别于股东投资,也有别于村集体投资。是由农村家庭组成的合伙投资的企业。
合作社规模更大,承包面积更广。50年代就开始,其产品销售更有议价权,实力更为雄厚。
现在了解到两个经营主体不一样,所以家庭农场不能升级为合作社。但可以联合其他4个家庭组成合作社。需要另行申请办理。
农村人养牛20头、狗20只、猪100头,是自己搞家庭农场好,还是与别人搞合作社好?
如果自己有搞家庭农场的能力,我还是建议你自己干,与别人搞合作社的的路子不一定行的通。
虽说现在已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但人性总是自私的,与别人合伙做生意,很容易因为金钱产生各种矛盾。
农村养牛20头,狗20只,猪100头,你的这个养殖规模并不是很大,如果一家人有富余的劳力完全可以照顾过来,那就不用雇人;如果实在没有多余人手,那就雇两个有养殖经验的老师傅帮着你一起搞养殖。
家庭农场其实就是种养大户的升级版。咱们先来科普下家庭农场的概念:家庭农场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自家搞家庭农场有以下优势:
一、家庭农场由家庭成员组成,不会因为利益产生各种矛盾。
既然都是一家人在经营,那么就不会存在“分钱不均匀”的问题。风险一起承担,利润一起享用,自己家自负盈亏,赚多赚少都不会互相埋怨,也不用提防有人耍心眼。
二、家庭成员之间步调高度统一,不会出现偷懒耍滑、不干活现象。
给别人干活可能会偷懒,但给自己干活就不会有人偷懒了。喂牛的喂牛,拉狗的拉狗,养猪的养猪,家庭成员之间都是抢着干活,遇事步调高度统一,凝聚力强,这样才能产生最大的利润。
总结:个人认为还是自己搞家庭农场好,至少不用互相猜忌,还可以风险共担。与别人搞合作社有可能对养殖规模发展前景好一点,但劣势同样很明显:合伙的生意,人心不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民家庭农场合作社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