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民合作社历史与现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农民合作社历史与现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沿革?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由于农民贷款难、利率高等问题,一些社会公益团体开始组织农民互助组织,以解决***问题。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农村信用合作社得到了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成为农村金融的主要形式之一。2003年,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成为了具有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广泛、更便捷的金融服务。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什么时候成立的?
早在50年代,人民银行在农村的网点就改为了农村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的宗旨是"农民在资金上互帮互助",即农民组成信用合作社,社员出钱组成资本金,社员用钱可以***。
但是这个信用合作社,从来都不是农民自愿组成的,而是官方一手操办的。最初的信用社,大部分出资来自国家,农民的出资只占很少部分。50多年来信用社的体制虽然改了不知道多少次,但"官办"是一以贯之的。2004年左右,央行和地方政府曾拿出大量资金(央行就拿了1650亿)给信用社的亏空买单。所以说信用社的产权并不模糊,它的所有人就是***。
以前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原因?
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原因有很多,农业合作社它是很多农民的农副产品组合的一个具大的网落,合作社信息集中,发达,有进有出,有农民需要的各和信息,有销受信息,有采购信息,总之有农民所要的各种需求。
若不加入合作社农民信息闭塞,所以他们愿意加入合作社。
农业合作社是指什么时期?
为了推动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快速起步和发展,在2003年3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的相关条款中规定:“国家鼓励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成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第11条):“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可以按照法律、行政法规成立各种农产品行业协会,为成员提供生产、营销、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提出农产品贸易救济措施的申请,维护成员和行业的利益”(第14条);“国家鼓励供销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其他组织和个人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的社会化服务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及其各有关部门应当***取措施对农业社会化服务事业给予支持”(第44条)。另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也对“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等给予了明确的肯定。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发展各类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加快立法进程,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有利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的信贷、财税和登记等制度”,2007年国家专门颁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农业合作社指2006年以后。国家提倡农民种地可成立专业合作社。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发展农村经济,国家给予合作社经济补贴,为农民增产增收打好基础。如小麦种植合作社,烟草种植合作社,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农村经济。脱贫致富奔小康。
农业合作社形成背景?
农业合作社是建国初期人民公社的较低级形式,在当时人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为恢复生产,增强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而成立的农村生产互助组织,后来农业合作社的活动不断扩大,发展到完全的大公无私,发展成人民公社。
新时期的农业合作社全称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_a***_]的互助性经济组织。
国家连续11年提出政策鼓励农村发展多种经济组织类型,截至13年年底,我国农业合作社已经发展到了98万家,涉及农户达7400万户,占中国总农户的约四分之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民合作社历史与现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民合作社历史与现状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