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利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利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业专业合作社成员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的方式是?
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名义对外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合作社的债权人不能直接追究合作社成员的责任。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规定,合作社用以对外承担责任的独立财产,包括成员的出资、公共积累、政府扶持的资金和社会捐助。 尽管合作社的债权人不能直接追究合作社成员的责任,但成员对合作社债务也承担责任。《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成员对合作社债务只承担有限责任,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也就是说,除了成员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外,成员不再对合作社债务承担其他的清偿责任。 农民专业合作社责任制度的明确,可以消除成员与合作社之间不必要的权责纠纷,成员也可以更充分地利用合作社的服务。同时可以保障交易对象的利益,交易双方不必担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责任承担能力,也不用担心需要直接面对众多单个成员进行谈判的高成本支出。
企业加合作社加农户的核心要义?
“公司+农户+合作社”新型合作主体一般是由农业企业牵头、在起初农民自发的专业合作社基础上改造升级而形成的。这种模式中,农民是核心、合作社是主体、企业是“龙头”。因为兼顾了三者利益,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1,农户是核心
这种模式中,首先是企业与农户签订最低保底收入,确保农民原有利益不减,增值部分企业与农民分成,农民得大头,企业拿小头。这样保证了农民的基本收入,让农民心里有底,还有增收预期。随着生产持续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农民不断增加收入。农民收入来源增加了,包括:土地保底收入、生产增值收入、生产性劳务收入、合作社集体经营利润收入、政策性补贴收入,发展到高级阶段还能得到股份收入。只有保证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合作社才能稳定、发展、壮大。收入增加了,农民自然是自觉自愿、心甘情愿,甚至是死心塌地。心气也高了,干劲也足了,事业就火了。
2,合作社是主体
首先是生产经营主体,由合作社按照要求统一组织生产,实现了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自然就有利于产业化。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其次是收益分配主体,统一与企业和相关主体经营核算,提高了议价能力。三是共同富裕的主体。由于公司的介入,形成一、二产联动,公司将部分生产项目或某些生产环节转移给合作社集体组织农户生产,使集体形成经营收入与农户共享。实践中,由于公司事先按企业化经营的方式与合作社明确利益机制、建立健全制度,因而强化了监督管理,提高了合作社的经营管理水平。
3,公司是龙头
公司从保证自身原料数量、质量的需求出发,以订单的形式引导、农民自发组织起来,按照公司的标准、时限开展生产。公司通过必要的投入、全过程的服务来锁定与农户和合作社的关系。因为农民的生产成果通过公司得到了价值实现和价值增值,增加了这种模式的粘性,可持续性提高。公司也通过这种形式保证了原料的同时,稳定也原料价格,提高了原料的品质。
4,整个模式中土地是根本,公司要求农户“带地入社”,实现了土地集中连片。这种模式最为重要了是降低了土地集中连片的难度进而实现了规模经营,形成了良性循环。上述三者因此形成了相互依托、利害与共、相互制约、互利共赢的和谐关系。
农户的作用是稳,组织起来的合作社实现了大,公司介入实现了富。如果发展到股份形式,相信一定能够做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利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利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