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农民合作社吸收新社员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农民合作社吸收新社员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合作社如何纳入贫困户?
感谢邀请:关于合作社如何纳入贫困户的问题,蜂部落分享一下自己的实际做法。以下操作以蜂部落家乡操作为准,其它地方未必完全相同,具体的可以向当地扶贫部门咨询。
合作社纳入贫困户,实际上做的事情是一个带动扶贫的过程,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到当地的扶贫主管部门咨询当年有的扶贫项目,在我们村是不是有名额,有的是什么项目。在知道哪些项目有补助以后,可以着手开展项目。
在我们取得有补贴的项目以后,接下来就是带动扶贫的人数,根据当地扶贫相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合作社的实力,确定能够带动多少精准扶贫户致富,然后签订合同。这个合同是合作社与精准扶贫户签订的,这里面要承诺的东西有精准扶贫户能成功,服务期限这些东西,然后让精准扶贫户参与进来。
如何获得补贴?
其实这里的补贴并不是直接给到合作社,而是给到精准扶贫户,让合作社带动精准扶贫户致富,比如养蜂,合作社承诺给精准扶贫户多少蜜蜂,承诺养殖成功,服务期限,在项目进行验收以后就可以打款,这个款项并不是直接打到合作社,而是打到精准扶贫户账号,然后由精准扶贫户交给合作社,用于换取产品。这是从精准扶贫户得到的补贴,具体补贴多少根据当地的情况而定,我们这边一家精准扶贫户的补贴是两万。
其它补贴
谢谢您邀请我回答这个问题,说一点点我自己的感想,不知道您是什么类型的合作社,是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还是养殖合作社?不过首先感谢您提出想纳入贫困户的想法,我相信村里的贫困户都能感受到您的好意。
首先现在***定的情况是您已经注册了合作社,现在在政府的支持带动下,您合作社主动向吸收贫困户,只需要征求贫困户意见是否愿意加入您的合作社,您在合作社内通过征求全体社员的同意,是否愿意接纳新的成员,并一致表决通过,具体出资的类型和价值可以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相关规定来执行,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经营权、林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或者是您合作社章程规定的其他方式作价出资,这些基本都确定之后,您还需要去工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这样才算是完成的手续。设立贫困户的个人账户,按照合作社章程行事即可。
如果您是还未成立合作社,在***等部门的支持带动下要纳入贫困户建立合作社,帮助精准扶贫脱贫的话,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有***扶持资金的,据我所知,山西省这几年一直在做类似的事情,他们是以村为单位,建立一个合作社,把本村的贫困户的扶贫资金打给已有的农机合作社或者新建农机合作社,把扶贫资金量化到各位贫困户,也就是把扶贫款当做出资额给到合作社,合作社用这笔钱经营,年底按照出资额(扶贫资金)分红。这样的扶贫方式其实对***、贫困户和合作社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部门不至于把资金直接给到农民(一次性给钱并不是扶贫,只会让某些人好吃懒做),贫困户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每年都有一定的分红,对合作社有了一定粘性。合作社有了更多的资金来经营,村民必定也会更加支持合作社的工作,合作社有了空闲的岗位也可以让贫困户来合作社打工,合作社在精准扶贫上工作突出,可能还等得到上层管理部门的表彰和项目支持,一举多得的好事情。总之呢,要扶持好贫困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在产物方面要做好登记管理工作,不然,农村的事情复杂多变,一定要留存各类档案资料。如果您注册合作社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欢迎您来咨询我,谢谢。
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如何经营管理?
谢邀请,这个问题其实不好解决,现在绝大多数的合作社都是空架子,头几年时只要凑够五个农户拿着户口簿到工商注册就行,到于当时都是为了什么目的成立合作社,相信大家不言自明。对于如何运作,庄稼汉没有经济头脑但也愿意提点不成熟的意见,一是团队,先要有那么几个懂经营会管理责任心强有奉献精神的人并且真心想干事的人,只有这样的团队才能让社员信服,才有凝聚力和号召力;二是制度,要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尤其是财务制度,收支公开透明,让社员放心投资安心分红,只有这样才能吸收更多的社员入社,才能壮大合作社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做到了这两点之后就是宣传和营销了,这方面交给出资的电商去做就好了,当然也得有完善的监督奖惩制度来约束[_a***_]的行为才行。
我是个老农,对农民是有感情的。我要在”头条“上回答相关问题,把我的失败后形成的经验告诉大家也是因为我心里放不下。我对”合作社“是不看好的,前面我有回答。昨天(元宵节)发布了2019年的”一号文件“,提出要”扶持“。但是要弄清楚”合作社“的初始意图、组织形式、运营机理。
”合作社“是个非盈利性的”合作性“的民间组织。是以家庭为主的生产经营单位联合起来在市场销售、产品加工、技术信息等方面”抱团破冰“,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发展的一种联盟。
首先是组织者要有某一方面知识或***的优势,组织联合其他成员单位。象你这样还根本不懂得最简单的概念,更不具备技术信息、市场销售等优势,就别去挂个牌吧!过去两年挂了很多牌都成了”空壳“,没项目、没成员,只是说”国家在大力扶持“!
干任何事情,自身要有优势,要能解决一些问题,再去组织号令或带领大家。
其次,明确的目标,详实的计划,彻底的行动,不可分割地形成成功的全过程。同时,”必要吗“这三个字要随时问。如果别人不需要,哪来伙伴呢?正如某个女士各方面都值得我去追求,但她不需要我,也就不可能相遇一起的。
我前面还有关于”合作社“的回答,去查看下吧。
谢谢!话丑理正,多有得罪……
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模式的传统类型丰富,但归纳起来最主要的四种:
1.人牵头型“合作社+农户”
能人牵头的“合作组织+农户”组织形式运作的特点是:通过合作社与农户双方事前签订的合同,农户分工生产规定品种、产量的农副产品然后以种养大户牵头、销售经纪人为纽带、技术人员为支撑,把分散经营的农户联合起来形成统一生产、加工、销售的联合体。
“公司+合作社+农户”这一组织形式的制度安排是:农户分工生产农副产品,公司负责加工与销售农副产品,合作社充当中介,主要为农户提***前和产中的某些服务,如农用物采购、技术服务等,也为公司提供服务,如对农副产品进行收购或粗加工。
3.股份合作型农民专业合作社
股份合作型农业合作社是农户自发组织、以入股方式实行资本联合,依靠“激励约束”机制实现股东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而发展起来、自己管理的互助组织,具有中介功能、服务功能以及实体功能股份合作型农业合作社将农户组织起来,开展农产品深加工与流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代表农户与市场进行谈判,还通过向农户科学技术和科技信息,提供更广泛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促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户进入市场的竞争力,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4.农技部门牵头型“技术部门+合作社+农户”
“技术部门+合作社+农户”这种组织形式主要是依托技术服务部门组建即由县(市、区) 乡镇技术服务部门转变职能,开展服务,牵头兴办的合作经济组织。技术部门与农户之间的合同被分解成技术部门与合作社、合作社与农户合同之和。技术部门是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的,他们了解最新的农技,他们通过合同与合作社约定本年度生产的品种及主要品质与技术目标,并向合作社提供种子、化肥以及种植技术, 合作社再把技术推广落实到各个农户。农副产品成熟后,由农技部门验收,然后再由他们去联系企业集中进行加工与销售。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农民合作社吸收新社员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农民合作社吸收新社员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