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寿光蔬菜种植基地便宜专业合作社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寿光蔬菜种植基地便宜专业合作社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 寿光蔬菜批发去物流园还是去乡镇合作社,哪里价格比较低,品种还齐全,想做电商这一块?
- 农民种的大棚蔬菜到哪里去卖?
- “蔬菜之乡”大棚种植情况如何?
- 对于现在流转土地做种植大户,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说有没有前景?
寿光蔬菜批发去物流园还是去乡镇合作社,哪里价格比较低,品种还齐全,想做电商这一块?
寿光最大的蔬菜市场叫农产品物流园,在寿光市文圣街西段。有的乡镇,种植集中的村庄也有小型的市场。
农民卖菜,有的直接拉到物流园卖,有的在当地的收购市场,很多直接都是菜商直接上门采摘,装箱。
农民种的大棚蔬菜到哪里去卖?
我的邻居种了三大棚青菜,从开始能吃就卖,直到青菜长老了不能吃了还没卖完,最后烂在棚里。
农民种的菜怎么卖,应该去那里卖?
有人说到市场上去卖。现在农村的集市销量很少。年轻的农民都去城市打工,女的都带着孩子到城市读书去了。剩下几个老人,家前屋后种点菜就够吃的了,基本不去市场买菜吃。我的这位邻居就是每天用三轮车拉100多斤卖的。
有人说到城市去卖。现在的县城农民卖菜是进不去的。农民卖菜最高级的运输工具就是电动三轮车,现在有规定电动三轮车不得进城。如果你真去,先是交警查,后是城管查,劝退是最温和的,没收和罚款就完了。
说来巧得很,我有几位亲友和朋友,他们住在农村,因为位置适中,土地也适宜种蔬菜,他们已经种了多少年的大棚子蔬菜,而且他们的经济效益,确实比种粮食要好的多!
连云港南大门,这个县过去是个农业县。在广大农村,种植粮食解决温饱是没有问题,但是要提高农民收入,还是要走多条创收道路。
当地政府和村组织,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根据当地土壤和气候特点,认为应该像山东寿光,多搞蔬菜大棚,让农民有更多的收入。
在县城的周围的二三十里,都有搞成片大棚的。大伙都知道,只有特色种植,还要有规模,才能够引来本地和外地的商户,让他们上门收购啊!
作为农民朋友,他们自己也搞成了蔬菜专业合作社,为愿意种植蔬菜的农民朋友,提供种子和肥料、以及技术***服务,让农民朋友安心种植蔬菜。
等到蔬菜收获的时候,专业合作社就会和有关部门和地方联系好了,什么时间要什么货,什么货最适合市场需要,就要让大家一起来种植,让大家心里明白,塑料大棚搞多了,没有适当的规模这是不行的。
这位朋友问,农民朋友种的大棚蔬菜到哪里卖,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告诉你吧,如果大家不团结,各家种各家的品种,按住自己的脾气和习惯,最后的结果,不是东西不太好卖,就是自己家也感到非常累的!
废话!到市场呗!超市呗!
如果是扣的棚多,做出品牌化或者集中化,其销售的模式就不一样,基本都是批发,有专业的市场,来至周边或全国各地采购商,将收购的蔬菜打包装车运走去销售。
规模小的话,基本就在当地销售,自己零售利润会高一些,如果批发给当地小贩,他们都到就近城里市场销售,供市民消费,这是最直接变现的最快的途径。
我们老家大部分农民就是种菜,不管是大棚还是露天,基本上都是菜贩子到菜地收购。自己种自己到市场卖的几乎没有,种菜很辛苦,很费时,没有那个时间去市场卖菜,只是偶尔会卖一次两次。
“蔬菜之乡”大棚种植情况如何?
寿光经济发达。农业优势突出,是我国冬暖式大棚种植的发祥地,蔬菜种植面积达80多万亩,是著名的"中国蔬菜之乡",被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先进单位"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蔬菜是“摇钱树”,种植大户往往属于高收入人群,但亏损也是常有的事。一般而言,农业要面临天气、行情等方面的考验,种植规模越大,风险系数也随之上升。如何在规模化种植与规避风险中找到平衡,是众多种植户、合作社以及企业等一直思考亟待解决的问题。
全国各地出现的大棚潮。在以前人们对大棚种植一直觉得很神秘,尤其是在北方冬天刚出现反季蔬菜时,人民面对反季蔬菜根本不会想到是这些蔬菜是在大棚种植的,随着现在信息技术传送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冬天可以在大棚种植反季蔬菜来卖个好价钱,所以一批又一批的人前往山东寿光学习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因为全国各地种植蔬菜大棚的越来越多,冬季蔬菜市场达到饱和,山东寿光的大棚便会显得黯淡了很多。
虽然目前的寿光蔬菜种植没有以前那么让人激动了,但是寿光的蔬菜种植业也是在不断的学习和进步的。个人认为抛开蔬菜市场周期的问题,寿光的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在国内依然是首屈一指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所有的行业都要先有客户需求!建议你先考虑看看你自己能搞定多少客户,再考虑这个事情,如果有大量需求的客户,可以做!如果你都不认识这个行业的什么人,只是盲目的感觉这个行业好,就要慎重了,投资需谨慎!入市有风险
大棚种植成本较高,所以要种反季节菜为主,这样利润才会高。
1、量要大,品种不能太单一
2、有销路,最好有人上门收购
3、当地的气候条件较好,能避开天灾
4、自己有一定的经验或技术,不能盲目种植
总之,大棚种菜比农民散户种植好得多,最主要还是有销路,反季节菜的收益肯定不会太差。
我就是寿光纪台农村的,现在也种着三个大棚,我们这情况是这样的:现在农民新建大棚的越来越少,像我这样三十多岁的人在种大棚的人中已经是最年轻的了,二十多还种大棚的不光我们村,就是周围十里也屈指可数,如果不是大棚设施已经投资太多,我也早就不种。种大棚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半夜.凌晨.刮风.下雨大棚边也少不了你的身影,在大棚里干了二十年的老一辈各种职业病现在也显现,还有就是现在全国各地大棚如雨后春笋般建设.[_a***_]涨价,可菜价倒没有什么变化,种大棚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技术,如果没有最好忽略
对于现在流转土地做种植大户,大家有什么看法?或者说有没有前景?
中国八亿农民,用一亿人种地,剩下七亿农民干啥去?,都去打工?老的,小的,病的,干不了活的咋整?种粮大户能白着这些人吗,都上城里住楼,干啥,吃啥,国家能养着这些把土地流转完的农民吗,一亩地流转给一千块钱地钱,一口人最多五亩地,五千块钱够在城里过几个月,电费水费,医疗费,米,面,油菜,这点钱!够用吗。最好还是耕者有其田,都能有活干,都能有饭吃,社会才能稳定。
近几年,由于粮食价格持续走低,种植效益下降,很多农民都把土地流转给其他村民,外出打工或者创业,所以土地流转是一件非常普遍的现象。那么目前想流转土地做种植大户,我个人有几点看法,供您参考。
第一,从投入角度看,做种植大户的投入还是比较大的,需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做后盾。打个比方说,如果想流转100亩土地,每亩流转费用,在我们黑龙江绥棱本地最少每亩得450块钱,这样租地钱就得45000元,再加上种植生产性费用,一亩地种玉米最少得400元投放,种大豆也得300元费用,这样加一起又得3、4万元,一共费用就得80000-90000元之间,如果加上1分钱利息,正好是10万块钱。我说的是在自己有机械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农机具,全部外雇机车,那还需要一笔费用。如果自己购置配套农机具,那费用就大了,至少得5万元以上。由此看来投入还是比较大的,这一点要考虑好。
第二,从种植利润上看,大家可以看一下现在粮食价格,目前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在9毛5、6一斤,而我们黑龙江绥化这只有8毛2、3一斤,流转的土地种一亩玉米的收入也只有200元左右;大豆价格一斤1.64元,一亩地300斤左右,种植大豆不算补帖就是赔钱,算上生产者补贴一亩地能有150-200元的纯收入。种植水稻能稍好一些,一亩地能纯赚300元左右,但是水稻投入大,一亩地投放超过1000元。从种植效益上分析,种植100亩地,如果是玉米能赚2万块钱,如果是种大豆能赚1万5到2万块,种植水稻能赚3万块钱。如果是一年一季,搭上人工,再加上10万元左右的投入,只赚个2、3万块钱,大家说划不划算呢?显然没多大意思。
第三,要说流转土地做种植大户有没有前途,上面的分析也已经有了答案,但是如果你有好的销售途径,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或许利润能大一些,比如在我们这有种植粘甜玉米的,专门卖给当地一家加工厂,一亩地生产3300个玉米棒,每个0.4-0.5元,1320-1650元产值,去掉成本,一亩地能赚个400-500块钱。如果种植常规作物前景并不看好。
当然,有句话叫做360行,行行出状元,如果你现在家里有配套农机具,并且有余钱,同时种地技术很厉害,可以考虑多流转些土地,试一试。如果不具备上述这些条件,个人认为还是将自家土地流转出去,打打工,或者干点别的,赚钱可能会更容易一些。以上为个人看法,不知道大家如何看?
(文/三农广讯)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寿光蔬菜种植基地便宜专业合作社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寿光蔬菜种植基地便宜专业合作社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