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供销合作社是工人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供销合作社是工人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988年供销社合同工有社保档案吗?
1988年合同工只要是通过劳动局安排的都是有社保档案的,哪个时候都是计划内合同制工人,我自己也是这样的,1982年供销社上班,开始缴费只有1.50元/月。下岗后档案凭自己的身份证在县档案馆查询到的,以后自己转交给社保局领取2年失业金的。
1988年的供销社合同工有社保档案!
社保,从1986年就开始实行了,当时是对国企单位职工,试行合同制,凡是1986年10月以后参加工作的,都是合同制,并且缴纳养老保险。从1993年开始,国家陆续对国企的全民固定工,试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随之在各地推广,并逐步增加覆盖面,也逐步开始了灵活就业养老保险。
乡镇供销社工作算不算工龄?
算工龄。
凡是在乡镇供销社工作过的职工,只要按规定交纳养老保险,到退休年龄可以办退休手续。其在供销社工作的年限,完全算得上工龄。如果工作时,就是***内的职工,其工龄也同样承认
关键是,在供销社工作过,后来没交养老保险金,年老时办不成退休,也算不上工龄。
乡镇供销社是县供销联社分支机构,供销社属集体所有制经商企业,在供销社工作是算工龄的。乡销社成立于建国初期,当时是由农民集资集物建立起来,服务农民的供销业务,经过近七十年的发展,现在的供销社己经发展成为商业战线的主力军。
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创始者?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合作社产生于1918年,是由北大倡导合作思想的胡钧教授及其学生们共同组织创办的“北大消费公社”。1922年9月***在安源创办的“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是中国***领导下的第一个合作社。
耿长锁,河北饶阳人,1943日宼大扫荡的时侯,农民的粮食颗粒无收,次年他合同村的两个人创办了三人组,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农村农业合作社,当时是抗战时期农民都得生产自救通过我们生产自救也能帮助八路军吃饭的问題,这也是最早的合作社的雏形吧。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合作社产生于1950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1950年只有19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其中初级社18个,高级社1个。
合作社是劳动群众自愿联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组织形式。所谓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强调的是“合作”,然后是“经济组织”,这是两个基本要素。
供销合作社是指购进各种生产资料出售给社员,同时销售社员的产品,以满足其生产上各种需要的合作社,是当前世界上较为流行的一种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经营方式有两种,一是专营供给业务,二是兼营农产品运销或者日用工业品销售等业务。
你知道我们国家有个叫供销合作社的老牌经济联合体吗?此单位在你们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一哥“供销社人说供销社事”之——
“债务”换来的繁荣***象
新密市供销社的改革在历经社员股金挤兑、经营设施锐减阵痛之后,再一次把目光投向曾经引以为傲的“点多面广”的经营阵地,此时也多是老旧残破,与周边的大气洋气雅气的建筑形成历史与现实的反差,让人几多感慨。
记得十年前,我们发出了怎么办的声音?回答无疑足“要改变这种面貌,只有干”,而当时从上到下各级政府又给予大力扶持,这也给供销社以强心剂般的热情,于是设施改造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着实热闹了一阵子。然而此背后一个问题又生出来了,虽说***有扶持,但是大部分资金从哪来?我们的解决方案是“企业拿一点、银行贷一点、个人借一点、施工企业垫一点、***扶持一点”,但企业拿一点是空的,当时的大部分基层社、公司职工[_a***_]难以为继,可能吗?银行贷一点,是要还的,施工企业垫一点,是要还的,个人借一点,是要还的,***扶持一点亦是杯水车薪啊。
三五年后,昙花一现的海市蜃楼繁荣过后,时过境迁让人徒生几多悲凉,施工队要账上门几乎成了仇人,个人欠款多是亲戚朋友、职工熟人,要账也多有摩擦、记息更是让人多生嫌疑,似乎这类借款就是为要息而来,银行贷款追要的感觉更让人心寒。尤如不经历战争的人纸上谈兵、多象男人菲薄女人生产的心境,面对指责、猜疑、乃至于误解、追责,当事人自是无语泪流。
其实这些都是对此类债务产生及处理的不同理解的表象,而产生的根本后果是其正在悄悄改变着合作制企业的走向,最直接的是长期的债务积累势必会产生新的资产流失,债权人强力维护其权益会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人事更迭,债务也势必会造成企业间的联合成为空谈。本来,我们的基层社已经没有了多少合作制的成份,这样以来,实际上成了没有注册“手术”的“变性”啊。
时光荏苒、匆匆而过,综合改革,尚未出笼,已近尾声,我们在合作制的道路上还有多少曲折坎坷艰难险阻,如何从容面对施以良策,如何还原合作制本来面目良性发展,看来不是一个“怼”字了得的,“怼死了骡子买不来马”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供销合作社是工人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供销合作社是工人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