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作社大型打困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合作社大型打困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据说,农机出租能赚钱。啥机器适合出租?如何出租?
1
什么样的机器适合出租?
具体到产品上主要是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插秧机、植保机械、包括大型地面机械和植保无人机,近几年国内植保无人机的租赁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较完善的商业模式,值得关注。
2
选择什么样的出租方式? 时间分,可以分为长期租赁和短期租赁。长期租赁,
按机器分,可以分为单机租赁和成套租赁。租赁粮食类农机的主要是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的单机租赁,但经济类作物,尤其是特色农作物可能会成套租赁。
按人机是否分离分,可以分为单租设备和连机器带人一起租。事实上对于一些操作很复杂的机器,如大型番茄收获机、大型甜菜收获机等高端设备,用户自己租机器往往不会操作,出租方也不敢轻易就把机器租出去,所以一般都是连机器带机手一起租,这样能保证机器正常作业。
按出租方式分,可分为线下租机和线上租机。线上租机就是通过网站、***、微信、QQ等联络并下单,现在更多的是通过线上的业务联系和下单
这个项目是可以的,农业机械都是大个儿头,售价并不便宜,首先你要有购买农机的钱,这个是大前提,你可以成立个农机合作社,对外出租,基本上三年就能赚回本钱,从第四年开始,就全都是白赚的了。同时,国家还对购买指定农业机械的农机合作社,给予全款30%左右的财政补贴。现在农民比较需要的是耙田拖拉机,收割机,烘干机等,首先要做个实地调研看看当地什么农机紧缺再决定吧,祝您好运!
农机出租确实是能赚钱的,而且还能赚到不少工钱,主要原因是:
1、现在农村壮年劳动力减少,都是老幼妇女在家里种地,像粮食这种类型的作物就很适合机器收割
2、劳力成本增加,如果是土地承包户更愿意租用农机干活划算,如果自己购买的话不只前期需要一笔开支,还需要熟练技术工人
3、租机器生产比人工效率更高,不耽误农时。
那么什么样的机器更易于出租呢?
1、稻谷收割机,这个在南方很多地方需要,南方都是小块田地玉植有大量的稻谷,像我们老家现在都是收割机收割了,省时省力还不贵,比请人便宜多了
2、插秧机,这机器在我们农村基本上没有,用这种机器比较有前景
3、玉米收割机,我发现现在我们这里的农村种植玉米的越来越多,以前种植水稻的现在很多都种植玉米了
4、小麦收割机播种机,在北方比较普遍,北方的地比较多,而且大部分种植的是小麦
@农机每日热榜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本人是农机经销商,在身上看到了一些出租农机的现象,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农机为什么最适合出租?
1、国内农业规模化水平低,租机器比购买划算
因为习惯和观念的问题,国内用户倾向于购买农机,但事实上国内90%的农户,约2.6亿户的经营面积在50亩以下,根本形不成规模化经营,这些用户购买的农机使用率很低,比如拖拉机一年使用不到100小时,很多机器没有到寿命周期而由于保管不当被淘汰了,这是用户的损失。
所以小规模经营大量存在,就决定了在国内往往租农机用比自己购买要划算的多,但是很多人在购买机器时并不会算这个账。
2、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租机器成本更低
农业生产具有非常强的季节性,比如春天三四月份是播种的季节,错过了季节再播种就会减产或颗粒无收,农机使用的季节性也很强,比如6、7月使用小麦联合收获机,如果错过了收割季节,小麦机的机手也会没有钱赚。
农村出租机器还真没有听说,一般都是帮人干活,收取一定的报酬,你说的出租真没有发现,关键是也没有干这个行业的啊!怎么出租,总不能买一堆机器吧!比如收割机,一下子买几十台吗?估计也没有这个实力啊!即便是普通的三轮车也不会一次性买几十辆吧,毕竟一辆也得2万左右啊!所以农机出租根本就不现实,帮忙干活这个有,出租确实不符合实际,成本太高。
什么机器都适合出租,收割机、三轮车、拖拉机、所有的农机你只要出租肯定有人租,关键是你有这个实力吗?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投入啊!我们这里有专门帮人拉麦子、棒子的一趟20元,出租的是没有,关键是不现实,这需要多少成本啊!
比如出租收割机,最少你也得买十辆八辆吧!一辆8-9万,多大的成本你应该了解,一般人有这个实力吗?确实不现实,你可以雇,人家帮你干,至于出租农机确实没有发现这货行业。
建楼有出租脚手架的,这东西不值钱,当然也有出租私家车的这都是大公司干的,当然也有私家车挂靠公司出租的,没有一定实力是干不了的,这需要有经济实力的人,咱们买一台收割机都费劲,更别说出租了,大家说对吗?一般都是帮你收割,一亩地多少钱,出租真还没有见过。
目前都是帮忙干活一亩地多少钱,还有三轮车帮忙拉麦子,拉棒子,一车多少钱,出租确实没有,起码我们老家是没有,目前都是帮忙干活,收取一定的报酬,这就是我们当地的做法,再说农机季节性很强,几天就结束了,一年用不了几天,对租户来说最划算,但是那些购买者一年也干不了几天的活,什么时间能收回成本,所以出租根本就不现实,大家说对吗?
国内农机产业存在产能过剩吗?
本文1800 字,阅读需要 2分钟,陆俊吉原创第1130篇
@所有农户,下载农多收后,补贴、农药、肥料查询,病虫草害的图谱等好东西在小工具里面!未来有更多哟!再也不用为农业***发愁了
我和滕兄讨论农机的事情。
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农机是超级富裕的,原因,很简单,这个是我们国民的性格习惯问题。
我国农机产业真的存在产能过剩吗?可以肯定的答复给题主,在部分农机产品领域,产能确实已经过剩。例如中低端拖拉机领域,单单山东省潍坊市一个地区的大大小小,有品牌,没品牌的各种拖拉机生产厂多达上百家,更不用说全国地区了。在国内的拖拉机市场,说得上来的拖拉机品牌就有不下50个。
再来说说小麦收割机,学名叫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据农业部统计,今年“三夏”,全国上阵小麦联合收割机60余万台,小麦机收率超过了93%。在如此高的小麦机保有量下,市场存量仅仅是用户更新换代的市场,根本不会再有大规模的市场爆发。但是国内的轮式谷物联合收割机生产企业依然非常之多,更多的都还是在中低端产品竞争,依靠价格战争夺仅有的零散市场。
通过农机通网站对市场调研显示,2017年国内的农机市场下滑颇为严重,其中以拖拉机、小麦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为代表的旱田农机产品最为严重。拖拉机、联合收获机市场销量保守估计下滑了35%左右,北方旱地比南方下滑的更厉害,高达50%!
中国农机产业受国家农业政策趋向严重,一旦有政策性农业种植转变,企业便纷纷扎堆生产,例如近两年的青饲料收获机、打捆机、粮食烘干机、深松机等等,都是在国家政策的导向下,为了博得市场,无数个企业不管有没有相关核心技术优势,纷纷上马产品,导致产业产能过剩,市场频发低价格的不正当竞争。
但是像200马力以上的高端智能化拖拉机、大型谷物联合收获机、***棉机、甘蔗收获机以及蔬菜移栽、收获等经济作物机械产品,国内很少有企业涉及,基本被外资企业垄断,因为需求的技术研发水平较高,国内企业不愿或者没有能力投入如此高的研发资金去与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对抗。
但是近两年在国家的支持下,国内也涌现出不少有责任有担当的农机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涉猎更加高端智能化的农机产品,为中国的农机工业发展助力。
2004 年随着《[_a***_]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出台,强农惠农支农政策的不断实施,农机产业走上“黄金十年”发展之路,我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农机制造、消费国。十年间,农机产业产值从2004年的800多亿元发展至2017年的5000多亿元;从2004年农机产业利润不足23亿元,到2017年的300多亿元;农机产品总出口额飙升了了15倍。
砖家指出,农机行业表象背后长期存在“小、散、弱”的问题不能忽视,当前农机供需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等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国产农机绝大多数只能满足农民的中低端需求,高端先进机械仍主要由国外品牌控制。在中国现代化进程步入工业化后期阶段、经济发展迈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宏观调控思路。就农机产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改革是去产能、调结构的过程。
在农机领域,学界虽然已对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并指出我国农机存在着“绝对过剩”和“相对不足”的问题,但并没有对农机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我国农机产业是否真的存在产能过剩?其内涵及表现特征是什么?什么原因导致了我国农机产业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已较多关注产能过剩问题,集中于产能过剩指标的测算和分析产能过剩的原因两个方面。
对产能过剩形成机理的探讨目前学界主要分为经济结构失衡、市场失灵与政策扭曲三种观点。其中,在经济结构失衡方面,有人认为***的过度干预导致产能过剩,应引导开放私人部门投资以进行缓解;还有专家从市场集中度的角度分析认为,市场集中度偏低是我国钢铁产业存在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失灵方面,有专家认为产能过剩可能独立于行业外部条件或者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而主要由个体理性投资的“潮涌”引发,企业盲目投资导致某种同类产品激增,恶化了产能过剩现象。
还有一项研究表明,投资比重的上升使得农机产业形成“低进入门槛、高退出壁垒”,扭曲农机企业投资商进入低端市场加剧了农机产业过剩现象;工业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则增大生产端供给,行业内过度竞争则会使得农机厂商之间进行“错位竞争”,最终形成农机产业内结构性产能过剩问题;而农机出口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过剩问题。本文原创首发新农机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作社大型打困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作社大型打困机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