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施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供销合作社综合施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如何看待以前的药价和现在的药价?
50一60年代的药价基本上可以接受是真材实料真实价,你这种药物从生产到销售中间挣了多少钱隨时可查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监管的很严!现在是换件衣服[指包装]就漲价!换个名字特涨价!这里面没有暴利!为什么现在药店比比皆是!真是"优惠活动天天搞"算计老人有医保!期盼有关部门管一管!
我曾经在国有医药行业工作了30多年,谈起药品价格,有很多话想说。90年代初期,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当时药品价格是物价局制定批发牌价,零售价格不准超过批发价格的15%。在现实批发中,我们的批发价格远远低于批***价。所以,当时老百姓感觉药品价格能接受。
当时华北、鲁抗的青霉素80万单位的,出厂价0.285/支,我们批发价0.31/支,抛去运费,仓储费,人工费用几乎不挣钱。再比如,广州白云山的复方丹参片,出厂价格0.98元/瓶,当时批发价格1.05元。可见当时利润很低。
后来受政策影响,企业进行了改制,药厂迫于生计大幅度提高药品价格。他们通过改名,换包装等各种措施提升药品价格。比如过去的药用碳片1000片才四块多,后来通过药厂包装,改成24片铝箔板包装,加上非常漂亮的纸盒,一下卖到14元/合,价格翻了多少倍?当然,厂家也面临原料涨价,工人工资提升,运输成本增加的现实困难。
以前的药价是西药百分之十之五的利润,中成药百分之十六,中药百分之十八。监管严格,不能乱祘,否则要挨处分。现在是市场经济,国家有指导价,实际不尽然,有些利润高得惊人,,无人监管,药品回扣就生下来了。
最近几个一二线城市陆续放开了楼市限购令,大家预测一下未来几年的房价会涨还是会跌?
先来看看最近有哪些城市放开限购令:
1.南京***在10月15针对外地人的住房限购政策已放松,对外地购房者不再有社保和个税要求,宣告了施行两年半的调控政策迎来调整。
2.就在南京***放开限购的当晚,根据央广网报道,天津拟推承接非首都功能七项措施,外地户籍无需社保证明也可以购房。
3.根据10月19每日经济新闻报道,从三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网站了解到,全日制大专以及以上学历的人才,在三亚实际工作满一年,且缴纳一年社保及个税的,可在海南省购买一套房产。
实际上,放开限购令的不仅仅是这些地方,在8月,上海自贸区新片区也放开限购政策,购房者只要缴纳3年社会保险就可以买房子。
虽然各地目前只是局部取消限购令,或者放宽购房政策,但我分析在后面几年,包括北京在内的一线城市,同样会放宽购房政策,根本原因在于,房价过高,导致很多人已经买不起房子了,而部分人想买房子,却苦于城市的政策,没有资格买,如成都的限购令,就非常严格,导致很多外地人没法在成都买房子,有钱花不出去。
如今,正是因为房价太高,房子卖不动,导致房地产市场不够活,如同一潭死水,没法拉动经济发展(房地产业是每座城市支柱产业),各地自然要想尽办法去搅活地产市场,而如何让房地产市场活起来,让市场有活力,让房子卖出去?(房子卖不出去,就影响土地拍卖,zf拿不到土地出让金,挣不到地价的钱,就没有财政收入),因此,绞尽脑汁,要把地产市场搞活,不过呢,房子价格太高,加上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该买的房子,已经买了,有的甚至是好几套房子,不会再买房,那咋办?就让外地人来买呗,外地人买房子受政策限制怎么办?那就放宽政策呗,直到他们有条件、符合条件,这就是放开政策的背景,一切都是套路,让外地人来买单。
好吧,那么,未来各地放宽政策的城市,房价会不会张?我觉得可能性不是太大,即便涨,也只小幅度上涨,一定不会是大幅度、大面积迎来上涨,毕竟,如今房价,太高太贵了,已经达到了老百姓的承受能力,同时,外地人也不是***都是大款,他们也大多数是普通老百姓,购买能力有限,在目前房价本身就非常高的情况下,如果房价真的大幅度上涨,他们也买不起。
因此,即便各大城市放宽购房条件,未来几年,房价也不会大幅上涨,当然了,你也别期待它暴跌,我个人觉得,在不涨不降之间博弈吧。
最后要说,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玩不起,还是别在城市买房子了。
开放限购令,未来几年房价是否会涨还是跌,具体要看每个城市。按照每个城市的产业规模,人口结构,居民收入增长等角度来看,一二线城市大概率是稳中有涨。三四线城市大概率是稳中有跌。
从目前全国的房价形势来看,非常明显的几点:
第一,三四线城市15年后涨幅过大,目前,除了城市还在推动大规模基建以及大规模开发商招商,拍地以外的城市,多数城市无论从人口流动趋势,还是从产业结构群体未来的发展潜力等角度来看,目前房价对比居民收入水平,明显高估严重。
而支持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县域人口向上迁移,棚改,以及学区房和城市规划建设驱动,这些都属于内部结构升级和被动的房价上涨因素,目前来看,要继续推动三四线城市房价上涨难度越来越大,其风险也越来越大。
反过来看一二线城市,经过长达四五年周期的“限售”,“限购”和“房价备案”等调控因素,客观上减缓了一二线城市的刚需释放速度。而从居民收入结构和产业分布优势角度看,未来人口继续或者加速流入一二线城市的趋势不但没有改变,还会随着年轻一代大学生的增多而加快。而对比三四线城市,大学生缺乏配套的产业和就业机会,客观上,不利于留住未来人口知识结构逐步升级大学生群体。
而从10月后,央行推动的lpr机制取代“基准利率”房贷利率机制后,上海作为一线城市的代表,明显在房贷利率上超出了国内的舆论预期,首套房贷款利率基准反而下调了25个基点。
从上海的这个信号来看,所谓的“因城施策”事实上是对三四线的调控收紧,而对人口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一二线城市放松。从题主所言,陆续有一二线城市开放限购令,本质就是“因城施策”的作用结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施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供销合作社综合施策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