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账户制度?
成员账户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有关规定设立的、用来记录成员与合作社经济往来情况,籍以处理成员与合作社利益分配关系的专用会计账户。它记载的主要内容有:(1)成员出资情况;(2)成员的公积金变化情况;(3)成员与合作社交易情况。
合作社之所以要为每个成员设立账户,其重要意义在于:
(1)设立成员账户,可以用来核算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为成员参与盈余分配提供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37条规定,合作社弥补亏损、提取公积金后的当年盈余为合作社的可分配盈余。可分配盈余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比例返还,返还总额不得低于可分配盈余的60%。由此可见,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是可分配盈余返还的重要依据,对其核算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着成员从合作社获得的经济利益。
(2)设立成员账户,可以用来核算成员的出资额和公积金变化情况,为成员承担经济责任提供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5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以其账户内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为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责任。也就是说,当合作社解散需要清算时,成员承担的合作社债务,视成员账户中记载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的多少而定。
(3)设立成员账户,可以用来核算成员出资额、与合作社的交易量(额),为附加表决权的确定提供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17条规定,出资额或者与合作社交易量(额)较大的成员按照章程规定,可以享有附加表决权。因此,只有对成员出资额、与成员交易量(额)进行正确核算,才能合理分配附加表决权。
(4)设立成员账户,汇集相关会计资料,为成员退社时处理财务问题提供依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成员资格终止时,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按照章程规定的方式和期限,退还记载在该成员账户内的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返还可分配盈余或承担亏损和债务。只有加强对成员出资额和公积金份额的核算,才能保证成员“退社自由”,享受应有的权利,履行应尽的义务。
下地干农活时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我叫吴志,谢谢邀请。从我记事以来下地干活难忘的经历有几件,其中最难忘的是上六年级收割早稻的一件事。
我出生在渔米之乡的湖南。十年前在我们家乡种值最多的就是水稻。每年两季,等到7月放暑***的时候
正好是收割稻子的季节。所以,我作为我家的一分子。也去农田里割稻子去了。在割稻子之前,父亲还教了我怎么割。要注意哪些事项。
只要你今天不割到手,就算出师了。哪知道话没说完,我就把小手指尖割了三分之一。鲜血直流当时那个痛。为了面子,争强好胜。我忍着不说。最后还是妈妈发现了。
现在回想起来!历历在目。小时候您们有过这样可笑的经历吗?
下地干农活有很多很多难忘的经历。暂说一点点。年轻时候,我们做的包产地,特别是割麦子那季。一大早出去,把一大片麦子割好放在地里,趁休息空档抬头望天空,遇到天乌地黑的时候,那个急火攻心实在是难以忘却。赶忙把麦子抱在一起,或背回家或盖好避免把麦穗打湿。没经历过的是无法体会那个忙碌的场景。还有每次同母亲一起锄地,她总爱叮咛我地要锄深一点、土要锄细一点……几十年过去了,回忆起来特别暖心!农民真的是非常辛苦,那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
七十年代在生产队干活,当时年纪太小,总是分配跟妇女一起,那时种水稻插秧很有意思的,虽然田里犁田时撒了石灰的,但蚂蟥还是很多的。因为习惯了,大多数妇女还是不怕蚂蟥的,也有个别女的,蚂蟥叮在脚上拿又拿不下来,吓得大喊大叫,在田里跟跳舞一样,又叫又跳,看得这些女人们哈哈大笑。
有一个四五十岁的男的,他干活时爱偷懒,总找轻松活干,年青人爱搞他的鬼,因为他特别怕蚂拐(青蛙),有年青人就抓一两个土拐蚂(青蛙的一种,很小)悄悄放在他衣服口袋里,等他抽烟时摸到小蚂拐,吓得大喊大叫,脸都青了,笑得社员们直打滚。
记忆最深的是一次割禾,跟两个年轻的妇女割一块田,是包工的,那一块田有二亩五分田,当时可不像现在,那时的水稻是种得很密的,三个人半天割完跟本不可能,但因为太远了,离我们这村有四五里路,还隔一条河,所以两个女人一定要割完才回来,还一直催我快点,毕竟我当时才十五六岁,比起两个二十多岁的女人还是比不上的,搞得我腰都不敢伸努力追赶她俩,结果到下午两三点钟才割完,累得我腰都伸不直。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合作社成员代表大会记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