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乡镇合作社法工资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乡镇合作社法工资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供销社待遇怎样?
供销社又称供销合作社。其员工有五险一金,每个月20日左右发放上月工资。
其中工资待遇不同地区工资标准不一样。供销社员工平均工资为4602元/月,其中40%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4500-6000元/月,40%的工资收入位于区间5500-6800元/月。总体讲,供销社员工月收入6000—8000元左右。
新中国成立后到1957年,供销合作社在全国得到迅速发展,形成了一个上下连接、纵横交错的全国性流通网络,用于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组织农村商品流通等。1958年以后,供销合作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时期,与国营商业两次合并,后又两次分开。
待遇还是不错的,月收入6000—8000元左右。
供销社是属于企事业单位,在供销社工作的职工应属于事业单位编制人员,如果是事业单位正式在编职工,待遇应该是参照公务员标准的,那还是很不错的待遇。
供销社合同制职工有什么待遇?
享有正式员工的一切待遇。按照用人单位和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享有工资,五险一金和其他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供销社是国家与农民联系的纽带,是集体性质的农民合作组织,也是党和国家关心扶持三农的桥梁,在为农服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供销社的合同制职工享有一切正式员工的待遇。
70年代国营农场的正式职工,当时是每月发工资吗?
是按月发工资的,但工资很低,而"***″期间全国工资冻结,多年工资不调整,每月除维持生活外,基本上没有剩余,特别是子女多的职工甚至连购定量粮油的钱都不够,生活很困难,远远达不到如今农村老年农民的水平,但工作却很繁重,农忙时实行"大礼拜",干九天休息一天,天刚亮就下地干活,直到天黑才下班回家,但收获的粮食绝大部分交给国家,比老农民交给公粮多得多。不知你提这个问题是出于什么目的?现在我们老了退休后有养老金,我们从社会保险法实施那时起就交了社保,不像有些人一毛不拔还厚着脸皮天天闹着要养老金。
我可以有资格囬答。我是1964年6月下放到皖南泾县马头林场的。该场是安徽省建场历史最早的国营林场(1918年)。据当年在世的第一代老工人讲,解放前工人月工资8块大洋,场长24块大洋,按月发饷。我参加工作第一年23元,第二年26元,即使在十年***大混乱(武斗丶夺权时),也从末停发过工资。县里有一县办农场,一园艺场,还有三家国营林场,工资都差不多,只有劳保***有些差别。目前林场划归事业编,退休金高于农场丶园艺场。
我是72年下乡到盘锦垦区的知青,去的都是国营农场,但当时没有工资待遇,与农村公社和生产队一样是干活记工分,只是那时大队叫营,生产队叫连。记得下乡第一年,挣了3500多工分,年终扣除各种费用分得了200多元钱,这在当年算是不少的收入了。
国营农场的职工,在1***7年之前是按月发工资的,后来情况就不知道了。还有军垦农场,以及生产建设兵团,这些都属于国营农场性质,也是按月发工资的。
在69年去农场的知青,每月16元,后来慢慢往上涨了一点。74年去建设兵团的知青每月20元。各地情况不一样,大概都差不多。
至于插队到农村的知青的情况比农场的要差一点。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乡镇合作社法工资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乡镇合作社法工资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